向著全面推進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向著全面推進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勇前進
“甩掉貧困的帽子,過上幸福的日子。”二十大代表、駱駝灣村黨支部書記顧瑞利興奮地說,“鄉親們感謝總書記!這10年,駱駝灣人的腰板直起來了!”
大河奔涌,壯闊澎湃。駱駝灣村作為中國非凡十年的一朵浪花,映射出新時代畫卷的輝煌燦爛。
這10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華夏大地上演著精彩傳奇的“中國故事”,創造著激動人心的“中國奇跡”,書寫著氣象萬千的“中國答卷”。
上海,浦江兩岸流光溢彩。
首次超過17萬標準箱!2022年9月11日,上海港再次刷新晝夜集裝箱吞吐量紀錄。
港口,傳遞著中國經濟的強勁脈動,見證著中國發展的巨大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我國經濟總量從53.9萬億元提升到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4%提升到18%以上;
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年比2012年增長近八成,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社會保障體系;
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1.03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79萬億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第11位……
一串串數字,量化了一個國家的非凡十年,標注了一個民族的奮斗足跡,詮釋著開辟未來的重大跨越。
從2013年超高強海工鋼供貨“藍鯨一號”超深水鉆井平臺,到2022年整船供貨兩艘全球最大集裝箱船交付使用,老國企鞍鋼有著實實在在的“跨越感”。
“過去10年,鞍鋼一躍成長為世界第三大鋼鐵集團。”二十大代表、鞍鋼集團董事長譚成旭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挺起大國重器的鋼鐵脊梁!”
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堪稱劃時代的一躍,具有里程碑意義。
新時代10年的砥礪奮進,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更有志氣、骨氣、底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
大船千鈞,掌舵一人。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核心掌舵領航、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的中國闊步向前——
從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到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
從人民軍隊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到頂住和反擊外部極端打壓遏制,有效維護國家安全;
從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從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到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10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表示。
站在時代潮頭,把握歷史大勢。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高舉偉大旗幟:“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鮮明指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深圳,改革開放后黨領導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
2019年,即將迎來建立經濟特區40周年之際,深圳承擔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使命。
3年多來,56項重點任務中14項已經完成,47條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深圳的先行示范作用加快顯現。
海外學成歸來、勇闖創新前沿的華大集團黨委書記杜玉濤代表說:“扎根深圳這些年,我深深感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一條道路,我們有強大自信,未來還要繼續走下去。”
這條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偉大思想與非凡事業彼此輝映,科學理論與偉大實踐相互激蕩。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打脫貧攻堅戰,舉國同心、合力攻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上陣,五級書記齊抓共管,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領命出征,層層立下“軍令狀”,史無前例,舉世罕見。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號令四面、組織八方,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被獨龍族群眾稱為“老縣長”的高德榮代表雖已退休,仍奔走在獨龍江畔,為鄉親們的美好生活操勞。他說:“獨龍族群眾一直跟黨走,擺脫了貧困,我作為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永遠不會退休。”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7年籌辦,各有關部門、各省區市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堅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誤不起”,向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
這幾年,二十大代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首席技師郭銳一直帶領團隊,攻克高速動車組關鍵系統轉向架制造中的難關。
“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大地,是各條戰線齊心協力的結果,是我們制度優勢的體現,我愿在其中盡自己一份力量,擦亮中國高鐵這張金名片。”郭銳說。
“我們建設的現代化必須是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
黃浦江畔,上海浦東探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瓊州海峽南岸,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在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實施“江河戰略”,接續推進南水北調、川藏鐵路等重大工程,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氣象萬千的宏闊格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一系列變革性實踐的生動注腳。
回望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更加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二十大代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表示,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朝著宏偉奮斗目標勇毅前行,我們要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站在新的方位:“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一艘“奇跡號”帆船模型揚起的風帆上,一串串持續上揚的數字勾勒出一個大國的堅實足跡。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經過風雨百年,走過非凡十年,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
我們推進的是什么樣的現代化,通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路怎么走?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劃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棋局。
經歷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嬗變,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當起領頭雁,2021年帶動周邊24個村實現人均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
今天,越來越多的下姜村,已經成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精彩案例。
“希望大家有機會到我們村的共富工坊集市去逛一逛,鄉親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正走上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代表說。
新時代的中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而今,光明的前景令人期待: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
習近平總書記自信宣示:“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牧區的現代化是新發展理念引領下的生動實踐。”來自內蒙古阿巴嘎旗的廷·巴特爾代表不斷學習思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帶領牧民劃區輪牧、調整畜群結構、進行科學化養殖,探索出了一條草原增綠與牧民增收的雙贏之路。
“未來5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搞好這5年的發展對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至關重要。我們要繼續加快現代化農牧業建設,將更綠的草原貢獻給美麗中國。”他說。
動身赴京前一周,甘肅演藝集團歌舞劇院的舞蹈演員康琦代表還在刻苦排練經典民族舞劇《絲路花雨》。這部劇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排演,至今在國內外演出3800多場,仍然經久不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太大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精神上強,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這位“90后”代表深有感觸。
新中國73周年華誕之際,C919大型客機完成全部適航審定,獲得型號合格證,今年年底將交付首架飛機。
從下線到首飛再到取證,中國商飛公司制造總師姜麗萍代表的腳步從未停歇。“我每天都要去盯現場,如果出差一周沒去,回來就算半夜了也要去看看。”她說。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要著眼長遠戰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目標,選擇正確技術路線,一茬接著一茬干,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項目團隊代表時語重心長的囑托,激勵著姜麗萍和同事們的步伐更快更穩。
大道如砥,接續奮斗。
開創美好未來:“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走向未來,開創未來。
今年7月26日至27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內涵豐富、思想深邃,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輝,為開好黨的二十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思想基礎、理論基礎。
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研究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籌備工作。
8月3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二十大報告征求意見稿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研究擬提請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討論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稿、《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稿等文件。
10月9日至12日,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在北京舉行,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等文件,深入討論了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若干重大問題,為召開黨的二十大作了充分準備。
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黨的二十大將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進行宏觀展望,吹響新的前進號角。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井岡山神山村考察時,老支書彭水生質樸地豎起一個大拇指,贊揚總書記:“你呀,不錯嘞!”
幾年過去,神山村這個曾經閉塞的貧困村搞起了鄉村旅游,開民宿、辦農家樂,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我給自己定的任務就是宣傳黨的恩情。習近平總書記帶我們奔小康、建強國,我們要永遠感黨恩、跟黨走,把紅色江山一代代傳下去。”彭水生說。
北京向南百余公里,河北雄安新區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建造一座“未來之城”。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田金昌代表在雄安工作數年,眼見這座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使命的新城拔節生長:“200多個建設項目壓茬推進,10萬名建設者不舍晝夜,我們要努力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標桿。”
透過日新月異的雄安,可以看到新時代奮斗者的精神狀態,瞭望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為絢麗的前景。
黑龍江北大荒,一臺臺收割機車往來穿梭,豐收的畫卷在這片黑土地鋪展開來。
“‘面朝黃土背朝天、撒把種子看天氣’的傳統農業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守聰代表說,我們要縱深推進“數字技術+農業生產”,不斷為“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增添底氣。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勇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沈鼓集團副總工程師姜妍代表表示,努力把裝備制造業和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我們自己手里,是科研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我將為此竭盡全力。
年近八旬的菌草專家林占熺代表說:“菌草事業經過數十年艱辛探索,迎來了難得發展機遇。我們會立足實際、踏實邁進,用這株小草造福人民。”
中國共產黨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創更加美好未來。
帶著使命與擔當,連接黨心和民心,2200多名代表匯聚北京。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代表說:“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感到無比光榮,更感責任重大,我將積極反映黨員和群眾的聲音,履行好代表職責。”
黨的二十大必將開成一次高舉旗幟、求真務實、團結奮進的大會,聚合起14億多中國人民的強大力量。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傳達學習貫徹十九屆七中全會精神
市政府召開黨組會議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
10月15日,市政府召開黨組會議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為《復興文庫》作的序言,省委常委會、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彭映梅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是黨的二十大前夕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市政府系統要全面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要全力以赴做好當前各項工作,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要提高政治站位、緊盯防疫目標,高質量開展好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人群篩查,堅決打贏本輪疫情遭遇戰、殲滅戰,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工作。要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按“三管三必須”要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信訪維穩、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重點工作,堅決守牢疫情防線、安全底線和生態紅線。要全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加大惠企紓困政策落實力度,千方百計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要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實際問題,妥善安排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抓好市場保供和物價穩定,切實兜好民生底線。要高度重視切實做好“6·1”“9·5”地震過渡安置群眾生產生活保障,落實“一對一”結對等措施,確保災區群眾溫暖過冬。要認真安排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各項措施,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在雅落地生根。
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七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廣泛宣傳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歷史性成就,把雅安融入進去,講好雅安故事,在不斷總結宣傳中凝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力量。要鞏固發展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歷史性成果,全面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一手抓災后恢復重建,一手抓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奮力譜寫雅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會議還傳達學習了《四川省領導干部違規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和報告辦法(試行)》等。
市政府召開第23次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鄉村振興、食品安全、生態環保等工作
10月1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彭映梅主持召開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傳達學習中央、省、市有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鄉村振興、食品安全和生態環保等工作。
會議要求,全市政府系統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擺在突出位置、作為重大任務來抓,結合雅安實際,不折不扣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貢獻雅安力量。要圍繞重點統籌推進,緊盯目標,細化分解任務,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扎實推進撂荒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保障“米袋子”“菜籃子”供給,抓好防返貧監測排查,以創建全省鄉村振興先進市對標對表抓提升。要壓實責任強化落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補短板、提質效,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會議傳達學習了全國食品安全辦主任視頻會議及國務院食安委有關文件精神。會議要求,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扎實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系統治理“餐桌污染”。要嚴格督查考核,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推動分層分級精準防控、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工作機制在雅安落地落實。要提升監管能力,持續加強風險防控,動真碰硬加大執法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會議聽取了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匯報。會議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指示精神,聚焦問題補短板、強力攻堅秋冬大氣污染防治,夯實責任促提升、統籌推進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緊盯重點“發點球”加強督促整改,確保督察反饋問題按期銷號,以強硬措施守護好雅安青山綠水的底色,守牢生態紅線。
會議聽取了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全市47件民生實事、市政府常務會議定事項三季度完成情況匯報。會議指出,當前已進入全年沖刺階段,要扎實開展好“決戰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超常攻堅行動,以天保月、以月保年,全力以赴抓重建、拼經濟、搞建設,奮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要緊盯目標、找準抓手,主動作為、壓實責任,通過清單式管理、節點式推進、精準化落實,推動《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民生實事項目、市政府常務會議定事項等工作加快推進。
會議審議通過了《雅安市環境質量改善不力約談辦法(試行)》《雅安市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2年版)》《雅安市稅費征管保障實施方案》等。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